組織架構
創會董事長 黃明和先生
現任董事長 詹火生先生
執行長 陳柏同先生
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董事簡介
屆別:第 九 屆
任期:民國110年11月22日 至 民國114年11月21日
職稱 | 姓名 | 現職 |
---|---|---|
董事長 | 詹火生 | 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事業系教授 |
常務董事 | 黃明和 | 秀傳醫療體系總裁 |
常務董事 | 蔡勳雄 | 前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董事長 |
常務董事 | 陳榮基 | 前台大醫院副院長 |
董事 | 吳永乾 | 世新大學法律學院講座教授 |
董事 | 柯長崎 | 信東生技公司董事長 |
董事 | 薛承泰 | 台大社會系退休教授 |
董事 | 簡春安 |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退休教授 |
董事 | 薛承泰 | 台大社會系教授 |
董事 | 簡春安 |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
董事 | 沈世宏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
董事 | 李玉春 | 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 |
董事 | 高靖秋 |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 |
董事 | 陳節如 | 社團法人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理事長 |
董事 | 許泰文 |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 |
董事 | 詹慶齡 |
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董事 「名人書房」製作人兼主持人 政大新聞系兼任助理教授 |
董事 | 王秀燕 | 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副教授 |
三部
醫療保健部
網羅學術研究與行政管理之專才,彙集民間智慧,對醫療保健與健康保險之相關問題,提出民間對策,並藉由長期的研究、監督、評估以鞭策政府相關政策的執行,目標在促進衛生醫療與保險服務體系之健全,從而提昇國民健康。
社會福利部
結合社會理念與實務、使社會福利計劃與發展契合本土需要;引介工業先進國家之社會福利發展制度,縮短與先進國家之差距;建構社會福利與衛生保健相互密切支援關係,使福利與衛生保健資源合理分配;因應台灣社會變遷,研擬相關社會政策,確實保障全體國民與弱勢人口的福利人權。
環境保護部
「污染防治」及「自然保育」並重,推動合理化環保法令政策,推廣科學化污染防治技術;以建立人性化的自然生活空間。在兼顧國家經濟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前提下,致力保護本土各項珍貴資源,提昇人民生活品質,並追求台灣環境的永續發展。
各委員會
全民CPR+AED
為讓國人到院前心跳停止的存活率提高至50%,致力推動全民急救訓練,消防署、社家署、衛福部、交通部、教育部於全國辦理各項活動時,應納入CPR+AED相關推廣資訊,以提升國人急救認知與技能。同時透過檢視和修訂相關法規、擴大AED覆蓋率和使用率,以期建立更友善的急救生態圈。
無管人生推廣
咀嚼吞嚥美食原來是快樂、享受的事情,為解決咀嚼吞嚥障礙者嗆咳及吸入問題,國人習以為常的以鼻胃管灌食來處置,成為長期被忽略的問題,即使因病需暫時以鼻胃管方式進食補充營養,但可隨著病情的逐漸改善而拔除,需要專業人員訓練病人吞嚥的能力。委員會主要工作為宣導鼻胃管正確使用、防濫用之觀念改變,辦理志工招募及培訓社區宣導講師,印製文宣並推廣、持續辦理咀嚼吞嚥社區宣導及專業知能工作坊。
肺腺癌防治
研究指出台灣肺癌一年發生的人數大約是15,000左右,確診病人有高達50%為第四期,本會設置委員會,期望全面降低肺癌對民眾的危害,藉由篩檢的推廣,能早期發現罹癌患者,給予適當的治療,進而降低健保支出,提高存活率。
護理政策
回應國人日漸重視的護理需求,包含預防保健、急性治療、長期照顧,設置委員會,積極從法規面、制度面及臨床面,建立護理專業價值及地位,維護護理專業,促進全民健康。
健保永續發展
全民健保長期守護著國人的健康,是台灣人的驕傲,如何讓健保收支平衡,穩健發展是設置委員會的目的,將邀集產官學界代表,召開專家會議、公聽會,共同討論健保永續的發展對策,確保健保收支平衡,檢視不必要的醫療開銷,促進醫療生態的永續發展。
B型肝炎防治
台灣推動B型肝炎疫苗已40年,肝炎防治成效斐然,然而35歲以上國人小時候並未注射B肝疫苗,容易成為被忽略的一群,研究顯示35歲以上B肝帶原者推估有190萬人,仍會進一步導致肝硬化、肝癌,對於B肝帶原者,應提醒定期追蹤或治療的重要性。
國際醫療
探討臺灣發展國際醫療之現況與成效、目前遭遇之瓶頸,並透過官產學共同研議,提出更具前瞻性的發展策略,提升國際醫療參與量能,加速臺灣國際醫療衛生的能見度,促成臺灣醫療服務產業轉型與升級。
預防心房顫動與腦中風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而且較為嚴重的心律異常症狀之一。大部分人罹患心房顫動多年,但身體卻沒有出現任何異常或是病變,但嚴重時將會導致中風;也可能會造成心臟衰竭、心絞痛、血壓降低等。估計約2%的民眾曾經發生過心房顫動,且發生比率隨著年紀增加而上升,年紀越大罹病率越高,平日卻不易察覺其危險性,應加強推廣預防心房顫動之觀念,對高危險族群進行心房顫動篩檢。
失智症預防倡議推動
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9年全球失智症報告,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誤以為是人老了容易健忘,因而忽略就醫的重要性,本會設置委員會,辦理專家會議、共識會、協調會,針對現行政策與措施提出建言,期能改善失智症相關的醫療與長照環境,增進病人生活品質,進而減低家庭與社會之負擔。
少子化因應政策
依據報導顯示友善的勞動條件、充足的公共托育資源,有助於民眾生活品質,間接提高國人生育率,本會設置委員會,辦理專家會議、公聽會、協調會,提出有關提升生育率的政策建言,藉此因應國家人口數逐年降低的問題。
長照產業發展
依據內政部推估在2026 年,我國超過65 歲的人口將占總人口數的20% 以上,屆時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意味著照顧服務的需求將倍增,本會設置委員會,邀集產官學界代表,召開專家會議、公聽會,共同討論長期照顧產業的發展對策,提高照顧服務的供給量能,藉此滿足高齡者生活、住宅、健康等需求。
離岸風電產業發展與應用
政府為了達到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預定當年發電量佔比為燃氣5成、燃煤2成、綠能2成,而綠能中的離岸風電目標是5.7GW(10億瓦),年發電量215億度。國產化是政府念茲在茲的重要目標,希望風場開發的同時,能扶植出整隊的台灣廠商,將這項海上新技術留在台灣,甚至未來能輸出給鄰近的亞洲國家。
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循環
台灣缺乏自產能源,高度仰賴進口,因此,台灣能源發展目標為確保能源安全、綠色經濟、環境永續及社會公平之均衡發展,如何妥善處理廢棄物及變身再利用,讓資源循環永續是重要的課題;隨著全球暖化衝擊日益嚴重,國際上開始掀起碳中和的熱潮,透過盤查→減量→抵換三階段,運用各類資源的投入與廢棄排放達成減量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