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胃管插管行不行?治療決定困擾醫病 』記者會

107-05-01

鼻胃管插管行不行?治療決定困擾醫病

pics近日因瓊瑤照護失智症的先生平鑫濤,與其他家屬間的照護決策不同,引發了各界的關注與討論。瓊瑤在臉書上描述看到丈夫插鼻胃管後痛苦的模樣,瞬間覺得自己背叛了他!瓊瑤也感嘆,當時多希望每個人都去搜尋鼻胃管的相關資料,起碼能和醫生溝通。

其實,類似案例早已屢見不鮮;隨著高齡化社會急速發展,這是每個家庭都可能面臨的狀況。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鼻胃管使用率明顯偏高,台灣許多有長期照護需求的長者們,鼻子都裝著一條細細的長管,必須用這條鼻胃管來替長者們灌食方能活下去;同時他們的雙手是被約束住的,為什麼他們需要置放鼻胃管插管呢?需要長期置放嗎?裝著鼻胃管,不會不舒服嗎?又為什麼他們要被約束?這樣的高齡長者有多少人在受苦呢? 安置鼻胃管後該如何照護,又有怎樣的影響呢?少有醫療人員提供這方面資訊給家屬。

置放鼻胃管最主要的理由是因為高齡長者,因為疾病、老化、服藥及障礙的關係,常會有咀嚼吞嚥障礙、嗆咳、甚至吸入的危險性,而引起低營養、脫水、痛苦、社會脫離的問題,甚至會引起窒息,影響生命的安全。嚴重時更會有引起吸入性肺炎的機會。而插管鼻胃管本來是為了解決咀嚼吞嚥障礙的問題,減少發生嗆咳、吸入的發生率,但插管後又常造成病人的痛苦疼痛、發炎潰瘍、同時所有的飲食都打成糊狀食物,雖然灌食方便,但使病人喪失進食的快感,了無食慾,不只損及病人顏面的美觀、失去生活的品質及自我尊嚴,更會降低社會活動及社交意願,再而嚴重打擊生命的尊嚴。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會被約束的理由,怕他們會因痛苦不堪自行把鼻胃管拔掉。

根據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黃純德理事長的研究,以台灣人口數23,461,562人推估,老人人口數佔台灣人口的12.22%約2,868,163人,其中老人失能人口數佔台灣老人人口的17.00%,全人口的0.2%約487,305人,而在長照人口中具咀嚼吞嚥障礙者約佔長照人口的60%,因此可推估咀嚼吞嚥障礙人口數約三十萬人左右。長期置放鼻胃管可能對鼻腔、咽喉造成損害,引發胃食道逆流、吸入性肺炎等問題;更因為口腔沒有咀嚼運動減少對腦部刺激,將減少口腔自淨作用;吞嚥機能越發退化,更易導致吞嚥食團、甚至口水時的嗆咳。

參考高齡人口比台灣更高;也是我們最常前往取經長照制度的鄰國日本,我們可發現日本的長照機構內完全沒有裝著鼻胃管的長者。為什麼?因為他們有規定鼻胃管的裝著期間最多不得超過六周。若醫師判定病人無法經口進食時,會考慮到使用胃造口或腸造口等,可安全的補充營養及水分,又不會影響病人生命尊嚴的術式。若判斷有經口進食的潛在能力的話,會使用增稠劑、調整食物來使病人安全的喝水與享受經口進食的樂趣。

pics

鼻胃管插管是因為要解決咀嚼吞嚥障礙,使病人能順利解決營養及水分補給、順利給藥的問題而裝置,而病人長期裝著鼻胃管所造成的後遺症,又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當解決了咀嚼吞嚥障礙的問題後,鼻胃管長期裝置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我們的社會大眾、醫師及醫事人員、醫療及照護制度及社會福利制度,還沒有足夠認識咀嚼吞嚥障礙問題及鼻胃管問題的嚴重性,缺乏足夠的認知、有效的指引、健保支援及社會支援。衛福部對涉及相關法規應全面檢討改善,讓法規健全更有助於制度的落實。

pics

立法院厚生會近兩年即注意到此一社會問題,並組成了鼻胃管插管及拔除評估推動委員會,之前也曾開過幾場專家討論會及公聽會,厚生會盧秀燕會長表示,目前國內亟待建立一套評估障礙等級的標準,同時也要訂定工作人員(照服員、護理人員)訓練標準。如美國及鄰近的日本,多半以障礙等級標準來處置有吞嚥障礙的病患,經過專業人員的協助下,能夠在兼顧安全的情況下順利以口進食,病患也多能獲得良好的復原。衛生福利部照護司蔡誾誾副司長也表示,目前在養護之家的評鑑,已將拔除鼻胃管納為鼓勵方向,並且未來在人力上採用以口進食的方式可以比採用鼻胃管灌食方式獲得較多的補助;而在長照2.0的規畫中,也鼓勵機構提出能讓老人恢復生理機能,如吞嚥等的創新計畫。

另外,針對此一新聞議題也突顯出病患家屬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往往無法立刻做出攸關家人生命的醫療決定。衛福部也提供一支家庭照顧者支持專線0800-507-272,提供即時的協助。

台灣高齡者平均有7.3年在失能長照生活中渡過。我們不希望在失能、痛苦、折磨中迎接晚年,除了加強醫療照護復健、長期照護之外,如何促使國民能健康、快樂的安享最後的人生,是最重要的議題。莫讓以鼻胃管灌食來處置咀嚼吞嚥障礙的長者,成為長期被忽略的一個問題!老人化社會的來臨,這些也將是你、我、每個人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我們必須正視鼻胃管插管暨拔除評估應嚴謹衡量、建立評估標準。